徐欣宜 (XIN YI XU JING):
这堂课的主要主题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重要。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印度和这个国家如今的成就和巨大发展。印度经常被描述为一个异国的贫穷的国家。。。然而,印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了中国。它不仅在人口上有所增长,而且在经济上也有所增长。印度现在位居世界五大经济体之列,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的其他一些成就是,如今,印度在担任二十大工业国的主席 (G20),另外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英国,最后值得一提是印度在技术反面的发展。
在这节课上,我们观看了一段视频,其中来自印度的不同学生谈到了他们在台湾的学习经历。他们说来到台湾他们有收获了许多。他们还提到,来台湾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因为这使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有一个像印度这样的盟友会对台湾有很大帮助。此外,鉴于中国和印度,由于过去的一些问题和领土问题,两国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因此,这将是台湾与印度建立更紧密关系的一个好机会,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强大的联系。
2023.04.17
· 課堂主題: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 記錄者:江佳容
· 課堂內容:
探討近期科技業、工業領域上的供應鏈重組,而將鎂光燈焦點轉移在「印度」崛起而對世界的影響力。影響面向如下:
(1) 人口數量轉為世界第1 -->人口多則消費力可以提高,可提升印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2) 「亞太」地區觀點,近期轉向為「印太」地區、「印太」戰略,可得知重心和話語權由美國轉向為「亞洲本體」,以及略帶有移除對中國經濟體過於依賴的情勢
(亞太的太平洋國家多指美國,而印太一詞,可看出經濟重心擴張至印度)
(3) 印度學生利用交換/科技部計畫等方式,來台學習科技領域的學位/證照,我認為是台灣在科技業上有群聚(cluster)效應,政府亦推動科技部補助計畫,有助於學生掌握資源,並
產出具有影響力學術成就。
(4) 印度目前缺乏對華人文化的了解,無法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去了解中國。
(5) 印度學生若想進修科技領域,會朝美國、西歐攻讀,又學生若來台灣多選擇「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領域,但台灣學生多從事「醫學、化學、藥學」等領域。
討論主題:印太區域與颱灣的發展交流
討論成員:何明香,張興菲,段其榮,王基圓
一、政治外交方麵
一般認爲台灣政府所採取外交政策方式是「親美、友日、反中」,但在「反中」問題上,則是充滿風險”。以目前來說,太沂蛋方用不相然滑,大並口力團不利壽全村民主路。如何採取「利益最大化、衝突最小化」的管理模式,是當前最須努力的目標。
2.參與國際組織是我岡在擴展國際空間及回饋國際社會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台灣在軟實力上之重要管道,更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條件,麵對國際及全球化潮流推動,應透過邦交國關係的持續參與國際組織,擴展台灣在國際空間的發展與生存,並增進與無邦交國家之實質合作,將是強化國際地位之關鞬;如此多管齊下,才能避免遭受區域外交或經濟之影響,而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二)經貿發展方面
1.台灣推行的「新南向政策」,確實可以與美日在「印太區域」方面所作的努力,達到相輔相成效果”。而新南向政策的包容、開放與合作精神,可呼應美國的印太戰略願景及經濟發展目標,確應持續推動。
2.副總統在「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中公開表示,針對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台灣是抱持著支持熊度,同時也期盼參與由日木主導的「跨大平洋夥伴全麵進步協定(CPTPP)”,由此可知,颱灣政府正朝著「自由貿易」與「國際合作」策略持續推動,藉此加強經貿關係鏈結,並共同努力。
2023.04.24 課程主題: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 討論組員:華語系114.115級 | 林亭妤、翁維誼、寸待彬、楊蕾榮
小組討論題目:印尼與印度未來發展之前景對於台灣新生代有什麼啟發?
我們查找資料後,討論了去印尼或印度就業或創業的可能性,並分別歸納出幾個拉力與推力。拉力包括這兩國有人口紅利,且印度科技產業發達,若去這兩國發展很有挑戰性且商機和潛力極大;而推力包括治安問題、宗教隔閡、以及基礎建設相對比台灣不發達等。根據大家所重視及考量的點不一樣,對於未來是否會去印尼或印度發展也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參考資料: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2088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outer81
討論主題:印尼與印度未來發展之前景對於台灣新生代有什麼啟發
討論成員:江佳容、蘇楷婷、陳郁安
討論內容:
雖然印尼和印度都是亞洲成長中的國家,但他們仍有本質上的不同,分析時應該要把兩個國家拆開來看,而非一言以概之。在印尼發展的同時,也許身為台灣新生代的我們,可以仔細思考我們是否有基於相近的地理條件而從中獲利的方式,例如結合台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加上印尼的人口紅利,是否開始對台商開始有利基而轉往印尼設廠,但仍就需要審慎考慮印尼未來政治是否會再度造成排華的風險。至於印度發展的同時,對於新生代的我們,也許可以思考同為科技主導、政治上反中的我們有無共同利益可以謀求。另外,印度近年在交通建設、都市轉型與政治生態上都在高速改善當中;在國防科技方面也如火如荼的提升戰力,「印度製造」政策的發起更帶動了印度在科技業設廠的極大優勢。此氛圍有如1980年代的台灣景氣狀況,國民對於前景抱持極大的希望與幹勁,積極透入不同種類的體力型勞動與知識型勞動工作。而台灣新生代所面臨的問題不外乎是在國家建設與產業飽和的狀況下所面臨的無力感,或許台灣生力軍們的人口紅利運用應要更加妥當的分配,在各種產業鏈上積極配合、改善工作環境,不侷限階級性的工作性質之選擇。最後,也可以用「供應鏈」角度切入,一國為原物料、一國為產品前端輸出。印尼的優勢是人口紅利及原物料穩定,因此對於台灣新生代而言,應該對印尼抱持和平互不侵犯的友善交流,以利於未來確保原物料供給穩定。印度的部分,晶圓產業發展蓬勃下,台灣的科技產業足以和印度產生「互利共生」的局面,故台灣新一代的人們,可藉由科技產學合作、科技業交流互惠等方式,龔固雙邊信任。
2023.04.24課程主題: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組員:凌秀玉,何玉蓮,黃明珠,蘇雅珍
-臺灣為首的「亞洲四小龍」經濟也在此一時期快速發展,使印尼希 望能引進臺灣的經濟發展動能,協助印尼國內經濟的成長。因此,經貿交 流便成為臺灣與印尼發展關係的重要領域。
-迫使臺灣始終被排除於各類區域經貿組織之外,對外 處境較諸以往更加艱難。而「新南向」政策既然將印度列為重要對象國,加上 印度友臺氛圍濃厚,對臺商進入印度市場實為有利推助,故本文亦置重於嘗試 驗證臺商投資印度具有未來龐大商機,甚至由此作為突破臺印關係發展契機的 可能性假設.
-新南向工作的四項重點,是推動高層官員互訪、強化政府與民間及國外智庫的合作、簽訂與更新雙邊投資保障或租稅協定、集中資源全力推動短期內可見成效的工作等
討論主題:印尼的經濟發展對於外來投資的吸引力
討論成員:黃淑儀、岳聰艷、張美愛、吳心如
印尼:
台灣人因為各種原由(外交、婚姻、旅遊等)有機會到印尼當地考察,了解當地的經濟、政治情況,看到隱藏的商機,決定在當地創業。目前,台灣人到印尼創業經商的領域有零售、食品、電商等。
經濟成長:
印尼的經濟主要由私人消費為主要支柱,佔比總GDP約為55.7%,同時,出於印尼自身在原物料開採與礦業的發展潛力,其固定投資也佔比極高,在過去的十年間(2012-21),平均在32.2%,並且預計也將持續。
再者,即便全球經濟在2022-23蕭條,印尼的出口出於許多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也預計將持續成長在2021年佔比21.5%,但2022目前印尼內府預估將成長至23%之多。
政府政策:
在當前的印尼政策重點中,主要將聚焦在抑制通膨、勞動力市場的改革、以及基礎建設發展等。在通膨問題上,雖然印尼在今年年中時,也基於財政因素減少了燃油成本的補助,而是轉為聚焦在提供低收入戶家庭直接的現金支援。
而在勞動力市場的改革上,其中主要的政策即為綜合法案(Omnibus law)當中的創造就業法(RUU Cipta Kerja),其中鬆綁了許多勞工與市場機制相關的限制,同時讓許多繁瑣雜亂的各種法條提供一個統一框架,使得外國經商與僱傭變得容易。
我們的想法:
許多年輕人對新事物和新科技的接受度高,加之人口密度高,對於創業公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和潛力的市場。
印尼的資源豐富,如礦產、石油、天然氣、棕櫚油等,還有許多富有在地特色的食品和農產品,可以為台灣企業提供更多的開發機會,結合在地與外來文化,迸發出獨特的火花。
印尼的地理位置優勢,加上政府積極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創業,無論是資金或勞動力來源,都為外來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創業優勢。
相關資料:
母嬰品牌MOOIMOM -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7/post/201910230032/
電商 - https://www.pts.org.tw/dinner9/ep38.html
印尼國家概況 - https://zh.oosga.com/economies/idn/
2023/4/24
問題:印尼與印度未來發展之前景對於台灣新生代有什麼啟發?
組員:楊士緯、林佳蓁、陳盈晴、李宜珈
討論紀錄:
我們關注印尼和印度發展面向為人口發展,在人口眾多的國家中,家庭倫理、生活品質、社會結構是時常被各國所關心的面向,例如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能夠保障所有人民的生活?嚴重的重男輕女觀念與社會階級制度是否會影響到在該地工作的外國人?政府機構的貪腐現象是否會造成政局不穩的問題?
另外,在經濟前景方面,依照GDP來看,印尼是世界上第6大的新興市場,除中國及印度以外,印尼過去10年的經濟成長速度超過任何其他1兆美元以上的經濟體。而造成印尼經濟蓬勃發展的原因是數位服務,這有助於創造更為整合的消費市場,也提供了臺灣或他國的科技人才一個有利的發展空間。
組員:徐宇潔、陳安琪、郭芳妤
主題:尋訪緬甸街的心得
簡報檔案連結:https://reurl.cc/n7KDQX
p.s:檢視時建議先下載下來不然會跑版
第九週
討論組員:張定蘋 ,劉嘉韻,何小玲,黃美蘭,王玉翠
題目: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印太區域是指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包括東南亞、南亞、東亞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區與台灣的發展交流非常密切,這些國家和地區與台灣的貿易和經濟交流日益頻繁。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之間有著良好的經濟互動,這些國家和地區是台灣的重要貿易夥伴,並且參與了台灣的產業鏈。
印太地區和台灣之間的人文交流也非常活躍。許多來自印太地區的學生來到台灣學習,這些學生在學習之餘也體驗了台灣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且帶回了自己國家的文化和經驗。
印太地區和台灣之間也有著相互合作的機會。例如,台灣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技術援助和投資,並且在太平洋地區開展了一系列的人道救援和發展項目。同時,印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也與台灣合作,共同解決區域性問題,例如氣候變化、疾病預防和安全保障等等。
htt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69864
討論組員:楊啟英,王興怡,郭德菁,孫志聰
討論主題:台灣與印度的關係
討論結果:
我們從網上查到幾點關於對台灣與印度關係的描述。
- 即便印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關係深固,但在印度政府主導之印度東望政策下,為了使印度的經濟更上一層樓,印度尋求與中華民國進行非政府性民間商業、文化、資金以及技術交流,而中華民國也見證到「印度時代」的到來而樂於近一步地投資印度。2002年時,兩國簽訂《台灣-印度促進投資暨保障協定》以再促進雙邊經濟往來加速發展。
-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與印度商工總會自1992年起,輪流在兩國舉辦「台印經濟聯席會議」,至2021年已舉辦第19屆;自2005年起,兩國建立「次長級經濟咨商會議」,由中華民國經濟部次長與印度商業暨工業部(商工部)次長共同主持,至2020年已舉辦第11屆;2019年舉辦首屆「產業合作工作小組會議」。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於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及孟買、加爾各答、金奈設立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辦事處,另在中華民國首都台北成立印度中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則在新德里設立駐印度代表處經濟組。
- 兩國雙邊貿易近年來成長迅速,2000年時雙邊貿易額僅12億美元,至2019年雙邊貿易額達58億美元。但2020年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呈現衰退,僅48億美元。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華民國—印度關係
印尼未來發展前景 華語112 黃郁庭
印尼為當前人口第四大的國家,其更是東南亞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體。印尼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穩健的經濟發展的印尼使其成為了外資吸引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在印尼未來的發展中,人口紅利、東協成員國的成長以及經貿的愈加緊密、出口與投資的持續成長、以及製造業與服務的國內市場,將成為四個驅動印尼發展的主要動因。然而印尼不僅是東南亞人口最大的國家,其相對許多競爭經濟體,更是有著較高的教育程度與技能培養。近年來印尼在AI發展以及自動化逐漸的成熟,使其能夠避免未來勞力被自動化取代之問題。同時,隨著印尼中產階級人口的增加,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也會驅動印尼成為一個更以製造與服務為主要成長動能的經濟體,而近期的投資、以及出口,將會支撐印尼加速這一發展。
近年來,印尼工業部也開始提倡「印尼4.0」,根據該項計畫,印尼政府將投入資源,吸納印尼60%的就業人才、預計2030年讓印尼躋身為全球前10強的經濟體。在此計畫之下,印尼提出五項優先發展項目:食品和飲料、紡織與服裝、汽車、電子和石化。而台灣也能藉由此計畫與印尼發展新的合作貿易關係。以食品與飲料為例。印尼咖啡出口仍是以咖啡豆為主,加工產品的出口不到30%。也就是說,雖然印尼是咖啡豆的生產大國,但印尼咖啡產業的附加價值卻不高,主要就是缺乏加工設備與相關技術。如能藉由引進來自於台灣的自動化設備,讓產品能夠多元性,透過「初級加工」與「深層加工」系統化的形成「咖啡產業鍊」,對印尼食品業的價值提升也會將有很多幫助。
【台灣與印度經貿關係】40883048I 左保文
雙邊經貿關係
1.貿易:台、印雙邊貿易相對於台灣整體對外貿易,比重略嫌偏低。
2. 投資:台灣歷年在印度申請投資之金額累計僅約 1 億 4 千萬美元,相較於其他國家,可謂微不足道。
未來如何開拓印度市場
1. IT產業:台灣的硬體結合印度的軟 體。
2. 基礎設施:印度營建市場商機龐大。
3. 加強出口拓銷:參加印度舉辦之綜 合商展與專業展,打開知名度。
4. 加強技術及人才合作:自印度引進低階勞工或高階資訊人才。
台商前進印度市場可提前進行區域產業 分工布局,利用印度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區之 優勢,享受區域關稅的優惠待遇,避免被邊 緣化的危機,並經由印度管道,擴大出口東協市場的機會。 惟儘管印度具有高英文水準、軟體產業發達、科技人才豐沛及龐大內需市場等優 勢,但印度政府效率不彰、對外匯管制仍 多、勞動法規僵硬、基礎設施仍落後等,都 是企業投資印度時必須審慎考量的因素。
https://www.cbc.gov.tw/tw/public/Attachment/831819104671.pdf
陳威丞
印尼方面:
首先,印尼一直在經歷穩定的經濟增長,儘管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波動。要推動未來的發展,印尼需要繼續推動經濟結構改革,吸引外國投資,並促進創新。印尼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為投資者和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潛力。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消費者和客戶,可以為產品和服務提供持續的需求。其次,印尼擁有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和龐大的年輕人口,這可能為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提供巨大的潛力。年輕的勞動力人口為企業提供了廣泛的人力資源。這不僅可以滿足企業的勞動力需求,還有助於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有效地培養和利用這一人口紅利,提供教育和就業機會,將有助於推動經濟增長。
印尼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等。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在能源、采礦、制造業等行業中開展業務的機會和優勢。有效開發和管理這些資源,可以為印尼提供重要的經濟支柱。此外,印尼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這意味著投資者和創業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基礎設施支持,提高生產效率和業務流程。這將促進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提高生產效率,並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印尼政府支持外國投資,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吸引和保護投資者的權益。這包括提供稅收優惠、減少行政障礙、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最後,印尼位於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連接亞洲和澳大利亞,成為區域貿易和商業中心。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便捷的貿易通道和跨國業務機會。
印度方面:
首先,印度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其人口眾多,其中中產階級快速增長,為投資者和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尤其在消費品、科技和服務行業,有巨大的發展機會。印度的龐大市場潛力為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印度市場需求龐大,涵蓋各種產品和服務領域。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在印度建立業務,受益於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擴大其市場份額並實現長期收益。
其次,印度的科技創新和信息技術能力提供了投資和合作的機會。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軟體服務輸出國之一,擁有眾多的技術專家和創新初創企業。投資者可以與印度的科技公司和專業人才合作,共同開發和應用最新的科技解決方案,推動業務增長和效率提升。印度的豐富人力資源也是一個重要優勢。印度擁有龐大且年輕的勞動力,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可以從印度的人才庫中招募高素質的員工,降低人力成本,同時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推動業務發展。
印度政府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能源和數字基礎設施。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商業環境和基礎設施支持,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也為業務擴展提供更便利的條件。另外,印度政府積極推動外國直接投資,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這包括簡化許可程序、改善商業環境、提供稅收優惠等。印度政府還提出了「印度製造」倡議,旨在吸引制造業投資和促進本土制造業的發展。這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投資機會,並有望推動印度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之一。這些政策措施為投資者和企業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降低了進入印度市場的障礙。最後,印度作為地區性和全球性合作夥伴的角色日益增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增加。投資者可以利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其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繫,參與印度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發展,並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
華語 合瓊梅 洪毓屏
09.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印太地區(Indian-Pacific Region)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地緣政治的重要焦點之一。印太地區包括印度、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太平洋島國等地,其地理位置戰略重要,也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台灣作為印太地區的一員,也積極參與該地區的發展交流。以下是台灣與印太地區的發展交流方面的一些重要內容:
-經濟合作: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在經濟合作方面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台灣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東南亞國家等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促進貿易和投資往來。此外,台灣的企業也在印太地區開展了許多投資和合作項目,推動了經濟的互利發展。
-科技創新:台灣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強大的實力和競爭力,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在科技合作方面有著廣泛的交流。台灣與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在科技領域簽署了合作協議,推動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和科技產業的合作發展。
-教育與人文交流: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在教育和人文交流方面也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學生交流和文化交流頻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安全合作:印太地區的穩定與安全對台灣至關重要。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在安全領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合作與協調。共同面對的安全挑戰,如海上安全、網絡安全和地區穩定等問題,使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在安全合作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
———————————————————————
華語113陳昕愛
印太區域與台灣的發展交流
印度可在教育、科技、投資與經濟合作等層面與台灣合作,教育能讓印度學生學習中文之外,也能理解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是有利於台灣的情況;而包括半導體在內,印台之間正在討論如何推動合作,網路安全也是個雙方還有更多空間可合作的領域;在雙邊合作方面,除了經濟領域外,農業與基礎設施等面向也包含其中,目前台灣已經展現極大興趣在印度投資,印度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台灣投資。
自印度與中國發生加勒萬河谷事件後,印度已經在轉移對中國的投資,而印度越是與中國「脫鉤」,就越會朝著台灣移動,因此人們應該會看到印度與台灣在經貿方面的合作越來越多。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印度項目負責人馬丹(Tanvi Madan)近日也提到,印度與台灣的關係仍然有許多開發的空間,但馬丹提醒,在談及印台關係前,必須了解印度官方維持一中政策,儘管當前印中之間頗有爭議,但印方也不會拋棄一中政策。
在上述兩前提下,有幾個趨勢仍反映出印台之間存在許多潛能,武肺疫情後台灣在印度的能見度大幅提升,印中邊境衝突後,印度內部也出現要求重新審視中國政策的聲浪,印度政府對中國在經濟、科技、通信、公共外交及教育等各方面活動開始加以限制,可能導致印度尋求開發其他替代選項,此形勢對台灣來說十分有利。
台灣可採取兩個方式來改善與印度的關係,一是建立並擴大與印度各階層、各領域人士的交往,增加台灣與印度地方政府、企業、公民社會、媒體及學生的接觸;第二則是深化印台之間防務合作與情報及半隱形政治關係,可常態化彼此外交官及軍事人員的往來,雙方還可以增加彼此國會議員和政黨交流,同時台灣也可以與印度分享情報。
Comments (2)
黃俞婷 said
at 2:13 pm on May 22, 2023
華語系113 黃俞婷
印尼和印度作為亞洲的重要國家,對於台灣新生代有著一些啟發和學習的價值。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觀點:
經濟潛力:印尼和印度都是人口龐大的國家,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和潛在的消費者群。這意味著這兩個國家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對於台灣新生代來說,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市場和產業領域中尋找機會和創造價值的可能性。
文化多樣性:印尼和印度都是多元文化國家,擁有豐富的傳統和文化遺產。這提醒著台灣新生代對於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並激勵他們在國際交往和跨文化合作中保持開放和尊重。
科技創新:印尼和印度都是科技和創新領域不斷發展的國家。這為台灣新生代提供了學習和參與科技創新的機會。他們可以觀察和學習這些國家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培養創業精神,並將這些經驗應用於自己的專業和事業發展中。
國際交流與合作:印尼和印度的發展與台灣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台灣新生代可以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與印尼、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年輕人建立聯繫和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機會和合作領域。
蔡常福 said
at 12:22 pm on Jun 4, 2023
蔡常福 華語系114
題目:在台灣的印度人
- 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印度人很多
- 大多數人在許多領域工作,而不僅僅是勞動或看護
- 他們為經濟做出貢獻
- 台灣人喜歡印度人和食物
- 在台印裔大部分是學生(約4000名學生在台大、台科大、成大等攻讀工程及生物工程碩士及博士)、工作(在台商、新竹軟件園、南港軟件園、台商投資印度),以及商業(印度餐館,印度食材雜貨店,貿易業務,還是很少)
如何增加在台印裔人口?
- 大多數學生都從事 STEM 和 IT,但在台灣,喜歡計算機科學的 IT 學生並不多。 ComSci 很容易找到工作,所以印度人不會來這裡。台灣公司也應該做更好的營銷來僱傭和吸引印度人。大多數找工作的印度人都忽略了台灣,而選擇了美國、歐洲或新加坡。台灣的收入也不高。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